2025年4月2日,美国提出对中国加征34%的“对等关税”,叠加此前20%的税率,总税率为54%。后续关税税率持续增加,截至目前,累计关税税率已达 145%。同时美国终止了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(5月2日起实施)。这些政策对中国跨境电商的卖家造成多重影响,面对成本激增和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,中国跨境卖家亟需调整策略。以下给大家分享几点应对指南:
1、加速海外仓建设,缩短履约周期
美国终止“小额免税”政策后,最先受到冲击的便是直邮小包模式,其清关成本将会大幅增加,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,且配送时效可能延长至15-25天。卖家需尽快转向“海外仓+本地配送”模式,降低此前小包直邮的物流成本,提高整体履约效率。
2、分散产能布局,探索新兴市场
此次美国关税大幅增加,反而给各位卖家提了一个醒,一定不能把鸡蛋全部放在同一个篮子中,需要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,减少风险。跨境卖家可以考虑开拓东南亚、拉美、中东等新兴市场,实现多元化市场经营。例如,Temu已计划降低美国权重,重点拓展欧洲和东南亚需求旺盛地区。
3、提升品牌溢价,打造差异化产品
关税成本上升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挤压低价商品利润空间,对于卖家来说如果想获得更高的利润往往只能采取涨价策略,但是如果产品本身没有差异化,品牌没有竞争力,涨价之后反而会降低市场竞争力,消费者不一定会买单。所以长期来看,持续提升品牌溢价,打造差异化产品,才能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。
4、积极拥抱ERP,快速全局管控
在"关税博弈"突然爆发的市场环境中,跨境企业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协调资源、统揽全局,做出有效的的应对策略,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类似跨境ERP这种数字化系统,采购、物流、财务、仓储等板块往往是各自为阵,整个团队很容易乱成一锅粥。此时的ERP已经不仅是工具,更是管控全局的"中枢大脑",通过一个系统能够快速协同各个模块,做到全局管控,为企业决策和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例如,跨境企业可以借助领星ERP实现采购、仓储、物流、订单、广告、财务等所有业务板块的一体化精细化运营管理,并且支持销售数据、利润核算、广告投放等数据报表自动生成与实时更新,助力企业快速了解整体经营状况,做出有效决策应对市场变化。
结语:
虽然美国“对等关税”短期内加剧了跨境行业的震荡,但是从长期来看倒逼了跨境企业的供应链和数字化升级,以及对品牌化经营的重视。在全球贸易格局重塑的背景下,唯有主动调整、拥抱数字化,才能在洗牌中占据先机。